材料力学是高校工科专业(如机械、车辆、汽服等)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通过理论、实验和分析计算解决杆件受力后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为工程结构和机械零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计算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实际工程问题中提炼力学模型的方法,运用基本力学原理和分析方法解决工程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助力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为学生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夯实力学基础。
材料力学课程采用线下与线上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生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传统课堂讲授、研讨课堂及翻转课堂有机结合。通过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形式,着重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借助课堂讨论、线上小组讨论等形式,助力学生深度思考与学习;依托案例分析、小组实践探究等项目,使学生精准把握知识的运用,达成课程“两性一度”要求。
材料力学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其中,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成绩各占50%。在过程考核方面,平时作业占比30%,包括常规作业、小组协作及总结报告等。课堂表现占比40%,涵盖线上知识点预习和小测、课堂小测、小组实践项目以及课堂参与度。阶段性测验占比26%,主要有章节测验和在线测试。实验部分占比4%,涉及实际操作过程的考核及分析报告的评定。
材料力学教学团队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5人。近几年教学团队取得的教学成果:2019年参与教育部“十三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材料力学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范式的研究与实践”,2020年《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山东交通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和2024年春季学期“督导推优-优质示范课堂”中《材料力学》获校级一等奖,2023年指导学生在“第十四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2024年主持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