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培养严谨、执着、求实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实验科学素质,为日后从事相关专业实验奠定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分两学期进行,每学期开设24学时,每个实验项目为3学时,是考试类课程。
典型实验项目: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三线扭摆法测刚体的转动惯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测量、稳态法测量的导热系数、弦振动的研究、直流电表的改装与校准、惠斯通电桥、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十一线板式电位差计、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霍耳效应实验、等厚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光强分布的测量、分光计的调节和用光栅测定光波的波长、超声波声速的测量、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测量、密立根油滴实验、密度的测量等。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采用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利用开放实验综合管理系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需要、时间安排,任意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和任课教师,打破班级概念,单人单组,独立完成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实行“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重视过程考核,平时考评(占60%)与期末考试(占40%)相结合。平时成绩中每个实验按照预习报告占30%、课堂操作占50%、实验数据处理占20%方式评定。期末考试形式分为两种:一学期采用笔试考核;另一学期实施操作考试,采用的方法是学生现场计算机随机抽取操作考试题目,现场考试。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11人。近几年团队建设取得一批标志性教学成果:2008年《大学物理实验》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主编教材《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教材二等奖,2014年教研项目“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引,构建地方院校开放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主编课程教材《物理实验教程》(第3版)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8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